体验革命之路,传承红色精神,庆祝建党100周年
四月,是沉思的季节,四月,是缅怀的季节。
四月的阳光,格外庄重,四月的雨丝,缠绕着红色心结!
传承红色基因,庆祝建党100周年!
2021年4月7日下午,至诚学校高中部开展了 “红色之旅——体验革命之路”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。研学活动将分三部分组成,先是缅怀革命英烈,传承烈士遗志。其次是走进羊额岭古道,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情怀。最后踏入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,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。
本此研学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追溯红色基因,传承红色革命精神,不忘历史,不忘如磐初心,以此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,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。
01关于研学活动
研学旅行即是“研究性学习”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室外教育活动,是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,通过“教学做合一”的理念、方法和模式,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,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,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。这是至诚高中部的一次教育探索。
为确保此次活动的安全顺利,德育处在活动前召开研学旅行会议,召开研学旅行教师会、学生会,有针对性地对参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,制定活动细则。
02出征仪式
以最精神的姿态走进纪念之地,天色尚早,4月的天气微凉,高中的学子早已列队整齐,举行了庄严的出征仪式,接过国旗与团旗党旗,通过研学活动,身体力行,感受红色革命之伟大,传承先辈之志。
03缅怀革命英烈
参观宁波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73年11月开始修建,历时5年完成,碑正面镜刻着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8个镏金大字。纪念碑下的广场二楼增设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,陈列室大厅是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发展示意沙盘,陈列室展出了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100余位烈士照片和生平事迹及烈士英名录。碑园外西侧建有为浙东革命根据地作出贡献的著名领导人谭启龙、何克希、顾德欢、马青、张文碧等同志的墓园。
正因为有不计其数的革命英雄抛头颅、洒热血,前仆后继,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。所以,共和国不会忘记、历史不会忘记,我们也不能忘记!到了纪念碑,同学们排起整齐的队伍,肃立鞠躬默哀。国歌在耳畔响起,同学们高声合唱国歌,然后绕行纪念碑一周,向着纪念碑献花。深切感受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,传承民族自强之心。
04走进羊额岭古道
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情怀。
羊额古道乃“红色之道”,当年日寇侵占时,山民与石块相抗。解放战争时,三五支队出没于山中,壮大革命队伍。这是前辈们翻山越岭,抛头洒血之岭。
本次研学至诚学子身体力行地去体验革命精神。行走在羊额岭古道,徒步3公里,步行1小时,一同体验革命之路。
虽然不似先辈们那样负重前行
但行走在山间古道
长征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们
教会他们正确应对学习压力
勇于克服困难,敢于面对挑战
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
在高中阶段展示出最好的自己
不断迈向人生的远方
05踏入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
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。
横坎头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南首,位于浙东四明山麓,风光旖旎。浙东(四明山)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,横坎头村正是浙东(四明山)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。村内至今保留中共浙东区委旧址、浙东行政公署旧址、《新浙东报》报社旧址、浙东银行旧址、谭启龙同志旧居……享有“浙东红村”之称。
但是在很长时间里,这个有着红色传统的小山村却是个贫穷的村庄,“山大石头多,出门就上坡”,农民收入很少,也没有集体经济。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经来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,提出“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,提高自身‘造血’功能”。此后更是和横坎头村有着两封书信往来。
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和老师的有序引导下,同学们参观了纪念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、珍贵图片、文献资料。在一段段介绍英雄事迹的文字前,在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前,同学们驻足观看,神情严肃,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,共同经历了一次心灵洗礼。
同学们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、参观考察余姚横坎头村家书馆,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,让大家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历程的了解,提升了对革命前辈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的敬意。
此次研学活动圆满结束,同学们收获颇丰。走进红色教育基地,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,了解了革命英雄事迹,还让他们感受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并从中受到熏陶。
同学们纷纷表示,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,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烈士遗志,不断汲取英烈身上奋发的力量,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刻苦努力学习,回报祖国。
这就是2021年4月天里,至诚学校高中部的红色宣言!